华大海洋
BGI·Marine
EN
首页 / 关于我们
聚焦水产种业“芯片” 共促渔业创新发展
日期:2023-05-12

5月11日下午,随着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的隆重开幕,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现代水产种业合作发展院士论坛在福田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院士论坛由大百汇集团、华大海洋、深圳港集团等主办,汇聚国内外渔业种业领域多位院士以及20余位行业顶尖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国内外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路径和趋势,为我国现代渔业种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深圳打造南方渔业种业创新中心,做大做强水产种业『中国芯』。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钢,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局长王幼鹏,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院士、麦康森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陈松林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研究员,深圳港集团董事长胡朝阳、大百汇实业集团董事长温纯青等政企代表、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出席本次活动,助推我国现代渔业种业高质量发展。

院士加持 助力打造现代渔业种业发展新高地


致辞中,刘棕会厅长表示,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广东是我国水产大省,水产苗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广东水产品核心种自主可控,基本实现了广东鱼用广东种,同时我们认识到,海水养殖种业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将紧盯这个短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攻破制约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瓶颈,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强劲芯片,注入发展原动力。同时,刘棕会厅长指出,发展海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发力,需要产业链创新联盟、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交流合作模式,有效汇聚力量,实现水产种业技术的重大飞跃。这次现代水产种业合作发展院士论坛搭建了慧智、汇力,共谋发展的平台,相信各位专家、企业代表通过智慧火花的碰撞,将为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王幼鹏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发展现代渔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精神的战略路径,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农业强国的关键一环。深圳一直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发展,持续加大对渔业科技、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
王幼鹏副主席指出,接下来,深圳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建设蓝色种业创新发展高地,进一步增强水产种业源头创新能力;打造渔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持续引进渔业领域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搭建现代渔业人才新梯队,引进一批“高精尖缺”渔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基础科研+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渔业全过程生态链。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深圳市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重要依托,坚持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储近用远,加快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海洋牧场。为了更好地集聚渔业科技高端人才,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市人民政府聘请与会的桂建芳院士、林浩然院士、麦康森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陈松林院士为深圳市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家顾问,并由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钢在论坛现场为院士们颁发聘书。院士的加持,将大大助力深圳全面打造渔业科技创新策源地、蓝色种业发展高地和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



大咖演讲 共商水产种业发展大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林浩然院士在论坛上发表“现代渔业种业”主题演讲。他提到,良种是水产养殖最为关键的物质基础,种业在推动我国水产品消费升级,水产养殖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压舱石作用。为提升水产良种质量,一方面我们应努力发掘国内具有良好潜力的优良水产品种,不断提高本土良种的质量和养殖规模;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国外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并通过不断选育和杂交,使其适应国内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桂建芳院士在主题为『水产遗传育种实践与水产种业发展』演讲中表示,四十多年来,他和团队始终聚焦异育银鲫和全雄黄颡鱼新品种培育及其种业发展,最终架起了从种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利国惠民桥梁,形成了异育银鲫从亲鱼培育、苗种生产到鱼种培育的水产种业创新链和价值链,推动了鲫鱼养殖产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桂院士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要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驱动水产养殖技术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包振民院士在题为『深远海设施养殖需要种质创新』的演讲中指出,深远海设施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新的产业模式需要发展新技术、开拓新途径和拓展新空间,种质创新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包院士强调,种质创新已成为深远海养殖的焦点,我们需加快科技研发,促进种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建设海洋粮仓,屯鱼戍边。

     刘少军院士表示,“良种良养良销”是解决中国14亿人『吃』这个刚性需求的重要环节。良种是龙头,良养提供保障,而良销拉动种养和养殖业发展。在演讲中,刘院士以合方鲫2号为案例,介绍了他对于鱼类良种良养良销的理解与实践。团队注重以合方鲫2号的良种为龙头,带动池塘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荷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也非常注重合方鲫2号的加工及餐饮业,例如将上述的合方鲫系列鱼加工成具有优质蛋白、优质脂肪、无肌间刺的鱼冻和鱼丸等产品,实现优质鱼类的良销,用良销来拉动种业及养殖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陈松林院士表示,解决现代渔业各种产业发展问题,必须大力培育水产突破性新品种,振兴水产种业,尤其是要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在演讲中,陈松林院士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水产动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的差距,他表示,整体来看,我国水产动物基因组解析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些种类甚至达到国际领先。


 方辉所长作为特邀演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了『深远海养殖全链数智化与蓝色食品认证』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发展深远海养殖、构建蓝色食品产出新途径,是贯彻“大食物观”理念、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重要任务。面向深远海发展需求,他表示,我们应以“数智兴渔”理念为核心,以高品质渔获产出为目标,通过数智物联技术实现溯源化种苗管理、智能化养殖生产和精细化流通加工,建立覆盖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的技术体系,探索蓝色食品品质认证标准,实现养殖产品品质提升、优品优价和品牌赋能,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院士论坛  致力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


以『现代水产种业发展』为基点,院士、专家们集中探讨了我国现代渔业种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核心技术、行业发展与未来趋势等话题,为破解水产种业‘卡脖子’难题、打造硬核现代渔业“芯片”、守护我国‘蓝色粮仓’出谋划策,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农业强国建设,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 


     
大百汇实业集团执行董事、华大海洋董事长徐军民表示,深圳现代渔业正在加速奔跑,作为深圳首次以渔业为主题举办的重量级国际性展会,渔博会将打造成为中国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与产业发展助推器。院士论坛作为渔博会的常驻论坛,将持续聚焦现代渔业的前沿科技、重要科研成果以及产业应用转化等,致力成为行业专家、科研学者、企业家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共享智慧和力量。


大百汇实业集团董事长温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