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海洋
BGI·Marine
EN
首页 / 关于我们
【海鲜指南】华大海洋完成全球首个巴沙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加速布局巴沙鱼赛道!
日期:2021-03-26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鲜指南) 

undefined

在水生生物基因科研领域,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海洋”)是实实在在的“大牛”。 

目前在国际上已发表的70余种重要鱼类基因组文章中,华大海洋占据发表总量的1/5 以上,支撑着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2018年至2019年,华大海洋就完成了巴沙鱼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2020年,华大海洋完成首个巴沙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为了做好巴沙鱼种质资源保护以及选育保种,华大海洋赶赴老挝,在湄公河的上游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什么没有在越南,因为巴沙鱼属于洄游鱼类,老挝在湄公河上游地带,巴沙鱼资源保护得不错,没有发生种质退化,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巴沙鱼的遗传性状优势。” 

尽管在水产科研领域拥有毋庸置疑的实力,但实际上,华大海洋涉入的业务板块并不限于科研,在水产品市场流通领域,华大海洋也做了长远的布局,“搭建了从种业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并已初具雏形。” 

为此,华大海洋目前在全球已布局16家分子公司,分布在辽宁、广东、海南、江苏、上海、香港以及老挝、澳大利亚等地,覆盖了南海、东海以及澳洲南部海域和长江、珠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等淡水流域。 

华大海洋首席运营官王新文告诉海鲜指南,“华大海洋希望以市场流通作为抓手,来触动水产业从种源到后端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改革和创新。”。 

从科研到市场,华大海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跨度?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现在水产品市场发展?近日,海鲜指南有幸采访到了华大海洋首席运营官王新文,一听她的见解和思路。 

undefined

华大海洋首席运营官王新文——拥有15年水产行业资深运营经历及丰富国内上市公司市场运营经验,现任华大海洋首席运营官,也是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拥有成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高度的执行力、丰富的市场从业经历、项目与品牌操盘经验。 

undefined

全球已布局16家分子公司,搭建从种业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海鲜指南:可能有一些读者对华大海洋还不是非常了解,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华大海洋的基本情况? 

王新文:华大海洋是一家科技型集团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历经近9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科技型集团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大海洋以“基因科技助力海洋生物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基因科技调控遗传性状和调节活性蛋白为基础,对水生生物进行遗传育种与生物活性蛋白研究,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发展,为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华大海洋也是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组成部分,华大海洋已建成省市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平台10余个。长期以来,华大海洋依托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着力开展与海洋和水生生物有关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截至目前,华大海洋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篇,2篇收录为ESI高被引论文。 

在国际上已发表的70余种重要鱼类基因组文章中,华大海洋占据发表总量的1/5 以上,支撑着我国水产基因组学的国际领先地位。在2018年至2019年,我们就完成了巴沙鱼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在2020年完成首个巴沙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 

undefined

2020年,华大海洋完成了全球首个巴沙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 

海鲜指南:据我们了解,华大海洋除了在您介绍的前端水生生物基因科研这块拥有很强的实力,也在水产品产业链后端做了很多工作和布局,能为我们介绍下吗?从品类的角度,你们目前主要涉及了哪些水产品? 

王新文:目前,在产业发展上,华大海洋已搭建了从种业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华大海洋目前下设有五大平台体系:海洋生物信息大数据平台(组学研究)、种源经济平台(育种与种业)、海洋药物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海洋精准营养食品研发与品牌营销平台、海洋工程设施平台五大平台体系。 

在种源经济平台当中,我们涉及到了几大品种,包括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巴沙鱼、加州鲈、中华绒鳌蟹(大闸蟹)等。海洋精准营养食品研发与品牌营销平台,实际上也就是指水产品的流通加工与市场贸易环节。 

华大海洋的思路是,以种为源,以加工流通带动种业发展,以市场渠道推动产业发展:在水生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基础上对重要的水生经济动物进行创新育种与示范养殖,对鲜活绿色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与精准营养调配,以及在优选、严选的基础上进行水产食品国内外贸易,构建了华大海洋自有的产品品牌,联合像沃尔玛、餐饮供应链服务商美菜、京东、天猫等渠道与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健康的优质蛋白产品。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倡议下,华大海洋目前在全球已布局16家分子公司,分布在辽宁、广东、海南、江苏、上海、香港以及老挝、澳大利亚等地,覆盖了南海、东海以及澳洲南部海域和长江、珠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等淡水流域。 

undefined

undefined

“要实现水产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就要针对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海鲜指南:华大海洋在科研这个环节有着很强的核心和优势,与水产品市场贸易这个环节其实还是有着一定的跨度,为什么要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亲自下场参与市场贸易? 

王新文:实际上,自2012年成立一直到2016年的四年时间里,华大海洋一直在做基础科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累积了一些基础,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当今科研领域当中的痛点,就是科研怎么才能做转化变成应用,这其实也是传统的科研工作者非常希望突破的一个点。 

我们在做水产种源研究过程中,发现行业早期经历的一些品种的药残问题,根源和症结之一就是水产品种质的退化,因为品种退化才容易生病导致用药,当然,还有不规范的养殖作业方式和非常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 

但我们在和养殖户沟通上面这些问题,做示范养殖时,他们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销售,按照我们要求养殖出来的健康优质水产品怎么才能卖出好价钱?这也是触动我们在产业链后端做延伸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我们希望以流通作为抓手,来触动从种源到后端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改革和创新。现阶段要实现水产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就要针对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坦白讲,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波折。但要想实现产业链的创新,我们就要亲自下场,承担比较大的成本和风险。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很多合作伙伴和华大海洋是战略合作,双方价值观非常一致,都希望打造安全和高品质的产品,而不是以价格为导向来降低产品品质。 

undefined

深入产业链源头!华大海洋在水产领域锁定几大“超级物种”,巴沙鱼榜上有名! 

海鲜指南:在华大海洋目前主要涉足的几个水产品类中,为什么会选择巴沙鱼?目前在巴沙鱼这个品类上,做了哪些事情和工作? 

王新文:华大海洋之所以关注到巴沙鱼,最开始是从科研的角度,不是因为它市场需求大,而是因为巴沙鱼是一个超级物种。华大海洋在水产领域锁定了几个超级物种,其中之一就是巴沙鱼。 

undefined

undefined

为什么给它界定为超级物种?就是它具备能实现高产高效且高经济价值的属性,在单位水体范围之内能养出来的产量最多的品种。所以我们就把它作为特定的产品品种,从前端科研到后端流通都做了相对的储备。 

水产种质资源对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锁定巴沙鱼后,为了做好巴沙鱼的种质资源,我们到了老挝,在湄公河的上游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什么没有在越南,因为巴沙鱼属于洄游鱼类,老挝在湄公河上游地带,巴沙鱼种质资源保护得不错,没有发生种质退化,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巴沙鱼的遗传性状优势。 

在2018年至2019年,我们完成了巴沙鱼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在2020年完成首个巴沙鱼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接下来会做持续的选育和保种,比如可以抗低温适合国内养殖,希望可以用科技的力量来助推巴沙鱼产业发展。 

undefined

与此同时,在后端,我们也在越南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派驻了水产专业人员做工厂的综合考核和筛选,对越南的头部生产商都做了系统调研,为市场流通做好准备。目前,华大海洋已经和越南头部生产商达成了战略合作。 

undefined

无序竞争只会伤害到巴沙鱼行业,产业急需标准规范 

海鲜指南:近几年来,巴沙鱼在中国市场入局者众多,竞争激烈。华大海洋如何看待巴沙鱼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行业痛点和挑战?对于打造健康可持续的巴沙鱼中国市场,华大海洋有哪些想法和建议,做了哪些工作? 

王新文:当一个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处于早期发展过程时,一定会有很多力量蜂拥而至,蜂拥而至之后就会进入到膨胀和燥热期,最后进入到冷静期,这也说明市场在充分洗牌,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感知到,因为看到了市场的前景,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蜂拥而上,造成了行业的无序竞争,比如过度保水、过度包冰情况仍然屡见不鲜,这些市场乱象一定要规范。只有产业升级规范,巴沙鱼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否则巴沙鱼在国内市场就会出现非常尴尬的情况。 

例如,这款无肌间刺的鱼类在团餐领域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中小学团餐,非常适合做学生餐。但是,巴沙鱼在学生团餐应用没有推广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行业无序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我们认为产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快速整合、快速升级,规范巴沙鱼产品标准。目前,华大海洋也针对巴沙鱼,联合国内生产、流通以及检测等机构共同推动关于巴沙鱼柳和鱼块的产品标准的起草,希望以此发起倡议和号召,来填补现阶段在国内流通市场当中巴沙鱼没有行业标准执行的空白,只有规范的巴沙鱼行业未来才有前景。 

undefined

“产业需要联合起来抱团取暖。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维护整个产业的未来” 

海鲜指南:2020年因为受疫情影响,中国进口水产品市场遇到了很多困难。你们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未来进口水产品包括巴沙鱼所面临的挑战?企业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王新文:2020年疫情影响让所有从事冷冻水产进口领域的同行备受重伤,有些水产品受了几次比较大的波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际采购未来是一定要开放的。当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在调整我们采购的产品形式和方式方法,确实也带来了很大的额外成本支出。 

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同时也要看到行业受到疫情重大考验时出现的机会和消费转型,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比如在做传统的线下To B过程当中,大家看到的是初级水产品原料,但是到线上之后,消费者需要的是方便、快捷、便利、美味的食材甚至快手菜,比如说更贴近偏C端的消费产品、小包装产品。我们也在不断调整与探索,并希望与渠道包括美菜、叮咚买菜、钱大妈等专业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海鲜指南:2021年及未来,华大海洋将重点聚焦在哪些方面?对于未来的发展,华大海洋有哪些计划? 

王新文:在巴沙鱼上,我们会派驻相应的专业力量到前端产地对巴沙鱼原料做好把关和把控,进一步加大对巴沙鱼种源经济的布局。虽然华大海洋涉入流通领域,其实华大海洋更大的关注点是产业价值,并希望以此助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期待中国的从业者能够联合起来,关注产品质量和品质。产业需要抱团取暖,建立并维护行业标准需要更多价值观一致的同行者加入,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维护整个产业的未来”。